自己干才能上台阶——奇瑞杨俊伟谈发动机研发

admin 19 0

优惠价:¥

原价:¥

奇瑞发动机研发历程_奇瑞ACTECO发动机技术_奇瑞发动机研发团队

奇瑞的发动机研发是其引以为傲的核心优势。作为最早自主研发发动机的自主品牌,奇瑞现已确保旗下所有汽车都配备自产的引擎。这条发展道路的挑战究竟有多大?奇瑞的“自制”发动机当前达到了怎样的技术高度?为此我们特别采访了奇瑞发动机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杨俊伟。

奇瑞的发动机发展历程很有意思,可以追溯到它刚起步的时候。杨俊伟谈到,1997年奇瑞从福特那边弄到了一条废弃的生产线。虽然这条线的技术水平比较落后,大概只有80年代的程度,却为奇瑞当时自己造的车提供了解决动力问题的办法。到了2002年,ACTECO发动机的研发计划正式开始。那时候,奇瑞和澳大利亚AVL公司联手,借助外部的技术力量来共同推进这个项目。2005年,第一代ACTECO系列发动机正式投产。

第一代ACTECO引擎曾安装于奇瑞旗下全部车辆,对奇瑞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科技进步永无终点。在杨俊伟看来,第一代ACTECO是向合作方“借鉴”经验的时期,AVL负责的开发工作也存在部分不适应国内实际情况的问题。

随后,在2006年,奇瑞启动了新一代ACTECO引擎的研制工作,并且这次奇瑞决定完全自主进行。

杨俊伟态度坚决地表示:双VVT与普通喷射的技术方向,我们具备独立研发的实力。现阶段已经面市的第二代ACTECO最新机型是1.6L双VVT自然吸气引擎,会优先搭载在即将进行中期升级的A3车型上。杨俊伟补充说明,该发动机在测试环节的表现,已经超越了丰田同级别、同技术配置的发动机。有消息称,奇瑞在引擎技术攻关时,对标的企业都是同档次里实力最强的对手,例如1.3升排量的车对比三菱的产品,1.5升排量的车参照本田的车型。要明确,这指的是一个参照标准,而非随意参照。奇瑞的目标是最终成果超越这些对手,而不是在研发环节模仿它们。

杨俊伟也深度介入了R&D和AVL的联合项目。他主张合作研发要借鉴自身经验。“给人鱼不如给人渔”。在第二代ACTECO发动机的研制中,奇瑞完成了大量自我突破的任务。初次设计首个部件时,效果未达预期,于是重新构思了三个月,持续优化,最终获得了团队最认可的设计方案。

发动机的研制,是关乎硬件还是软件的问题?杨俊伟明确表示,这两个方面都同样关键。

设备方面,奇瑞发动机研究机构现有五十余套动力单元测试装置,承担着动力系统各项性能指标的验证与评估工作,每套装置每日均执行众多科研测试项目。同时,该部门运用了先进的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技术,借助虚拟仿真运算手段来优化设计方案。

奇瑞的计算软件最为完备,然而工作人员同样关键。杨俊伟回想,2002年他加入奇瑞时,发动机研发团队仅包含十几个成员;现阶段,发动机研究所汇聚了七百余名技术专家,在设计环节承担计算任务的人员就高达一百名。

【奇瑞的缸内直喷涡轮增压2.0T发动机】

奇瑞独立研发的引擎与世界标准看齐。例如二代ACTECO引擎的环保要求,不仅符合国内国三阶段规范,早在2012年就已达标欧洲规范。奇瑞还着眼于2016年更严苛的欧洲规范,这是具备研发实力的车企必须追求的目标和方向。

除全新ACTECO发动机即将上市外,奇瑞已启动第三代机型研制,其中一款已完成开发。该机型为2.0T缸内直喷四缸汽油动力系统,首装于瑞麒G5车型。我们曾在试车场试驾搭载此新发动机的G5,表现令人满意,其性能可与君威2.0T相媲美,详细内容待后续报道。

类似的难题在其他部分也存在,以瑞祺G6配备的先进3.0L V6引擎为例。设计环节其实已经顺利完成,不过由于国内气缸供应方未能掌握全铝V型气缸的制造工艺,结果造成制造进度延误。自主引擎迈向高端领域,既体现了汽车制造企业的奋斗,也反映了国内产业整体水准的提升。

提及奇瑞自制引擎的长处,杨俊伟列举了两个方面。首先,奇瑞率先让全部车型装备国产动力,处于自主品牌领先地位;其次,在部分引擎的技术表现上,奇瑞独立研发的成果更契合国内实际需求。国内许多引进的引擎产品,其设计依据的是海外95号汽油的规范,在国内应用时必须进行技术调整;奇瑞在研发涡轮增压机型之外,也依照国内93号燃料的规范进行制造,不仅使适配性更为理想,同时也提升了引擎的使用寿命。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