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13年前爆红网络的“凤姐”,被骂后去美国如今过得怎么样?

admin 14 0

优惠价:¥

原价:¥

“哪怕死在美国,我也绝不回来”。

当今社会沉迷于享乐,网络用户数量持续攀升,许多人利用平台优势,成功转型为网络名人。

许多人为了私利,不惜利用大众的好奇心理肆意包装自己,他们通过出格扮作,低级趣味等种种怪诞行为吸引注意。

说起为了红而不择手段的人,就不得不提起罗玉凤。

在信息传播相对滞后的岁月,罗玉凤凭借一连串博取眼球的举动,于线上领域声名鹊起,她甚至一度位列彼时网络知名人士中的顶尖行列。

成名之后仅一年,罗玉凤遭到网民抨击,于是决定前往美国定居,并且立下誓言:终生不返回国内。

有稳定职业的罗玉凤为何热衷于获取关注?为了提升知名度她采取了哪些惊世骇俗的做法?在她前往美国已经过去了十多年时间,如今她的美国愿望达成了吗?

自命不凡,渴望逆袭的农村姑娘

1985年9月,罗玉凤出生在重庆一个家徒四壁的农户家。

父亲在她7岁那年与母亲离婚,她和弟弟跟着母亲生活。

罗玉凤的母亲存在性别偏见,当同龄孩子准备入学之际,她便让罗玉凤为同村人家放牧牛羊,同时割取猪草,以此换取微薄的五分或一毛钱币。

虽然很累很苦,但钱握在自己手上的感觉让她觉得安心。

就这样过了几年,母亲带着她和弟弟改嫁了。

继父从事水泥工作,虽然报酬微薄,但这个朴实无华的男子却倾尽全力,帮助罗玉凤完成学业。

在罗玉凤的记忆里,有这么一件事让她记忆深刻。

一个寻常的午后,罗玉凤来到建筑工地,向父亲索取教育相关费用,工地上父亲浑身沾满尘土,几乎认不出本人模样。

他顶着烈日,吃力地拖着装满碎料的车辆前行,身后另一个人不停地咒骂着催促他。

这是罗玉凤初次亲眼目睹继父的劳作,眼前的情景深深刺伤了她,让她感到难以承受。

差劲的工作场所,低廉的工资待遇,繁重的工作任务,促使罗玉凤下定决心努力学习,将来力争摆脱这种处境。

罗玉凤酷爱读书,然而家境贫寒,无法获得许多书籍,因此,只要能找到写有文字的纸张,她都能兴致勃勃地阅读。

上学时期的罗玉凤成绩排在前几名,可她和同班的小伙伴处不来。

她希望如果重新分配班级遇见一些新同学,自己大概能够交到朋友,然而情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因为家庭状况她几乎无法继续学业。

生活变得艰难,主要是因为家里添了个新妹妹,不仅家里的钱财更加短缺,而且她还需要承担起照料小妹的义务。

照料一个婴孩表面上似乎容易,实际上却会让人时刻不得空闲,罗玉凤的学习状况因此无法避免地变差了。

她多次向母亲提出过反对意见,但母亲每次都这样回应:你直接放弃学业回家干活,等再长大些就去挣钱,这就是你该过的生活,必须接受现实。

罗玉凤听多了,对所谓的“命运”愈发厌恶,她抓住一切时机学习,最终成功考上了中专。

可没有了升学和学费的压力,其他方面的意外却突然出现了。

QQ突然出现,成为当时追求时尚的年轻人不可或缺的沟通平台,罗玉凤也在网上申请了QQ账号。

每当她心情低落,就发朋友圈写诗,慢慢她竟然成了学校诗社的成员。

罗玉凤从职业学校毕业之后,她对自己的学历程度不满意,接着她就去申请了重庆教育学院的专科课程。

罗玉凤在求学期间英语成绩十分优异,曾获得满分,位列全班之首,此外她还选修了汉语言文学课程。

她用了两年时间,顺利获得了高等职业教育证书,随后被安排到重庆市奉节县黄泗小学从事教育工作。

那时候乡村居民多数只有小学或初中学历,罗玉凤却拥有大学文凭,加上她有正式编制和固定职业,因此一度被视为村中令人羡慕的人物。

做人得体确实不简单,刚步入职场,她就难以融洽地与长辈及同僚相处,由此还影响了学生们对她的看法。

而她向有好感的男老师表白,却也因为相貌而被拒绝。

有一次,她参加一个诗友见面会,见面地点是在一家肯德基。

她当时的尴尬似乎被诗友们察觉到,会议结束后,大家分摊费用的时候,有意识地没有包含她的名字。

诗友们一次善意的举动,却让她产生了深深的挫败感。

接连不断的挫折使罗玉凤认为乡亲们无法理解她的才华,她在那所学校只度过了两个年头,就急切地递交了辞呈。

而QQ和微博的兴盛,也让罗玉凤看到了人生的另外一种可能。

那时,已有不少人凭借网络走红,获得了丰厚的回报,这一情况让她心生向往。

她带着所有的家当前往梦想实现地——上海。

她打算先谋求一份足以维持生计的差事,然后迎娶一位本地姑娘,借此获得丰厚的嫁妆,进而达成社会地位的显著提升。

可现实却告诉罗玉凤,她在痴人说梦。

抵达上海之后,她怀揣着家乡赋予的自信心,寄出了将近万份求职申请,然而没有任何一家企业给予回应。

因为生活所迫,她不得不从事在她看来最为卑微的职业,具体就是在家乐福超市担任收银岗位。

收银员的薪酬仅有一千元,然而,她向家人透露,自己供职于世界知名企业,月薪高达上万元。

接收到电话另一端的赞叹,罗玉凤内心涌现出无法控制的喜悦。

就在那个时刻,她的雄心不断膨胀,急切渴望让自己成为都市中的体面人士。

她察觉到,仅凭个人力量,从事勤恳工作,终究无法实现期望,为此感到焦虑。

她绝不允许虚假被揭穿,她无法忍受年华流逝却依旧贫困,她决心用声誉和青春进行一场冒险。

那时已有部分艺人借助搞怪形象,凭借低级趣味走红,罗玉凤不明白这其中的诀窍,她决定直接效仿他们,然而效果并不理想。

罗玉凤感到不满足,她做出了一个选择,计划从网络平台转向现实渠道,希望利用其他媒体从业者的支持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而她这一步操作也让她成功地出圈了。

黑红也是红

二零零九年,罗玉凤身披白纱,手持征婚告示,现身陆家嘴区域。

身材娇小,体态丰满,面容十分稳重,这样的人对另一半的期待却异常严苛。

首要条件是那个人毕业于清华大学或者北京大学,其次他必须学习的是能够带来丰厚回报的学科领域,并且这个专业要是有利于获取巨额财富。

其次,那个人一定要有直辖市户口,理想情况是在全球企业500强任职。

还有第三、第四……

后来,罗玉凤继续用那个样子,出现在上海的许多地铁站,还有火车站,以及飞机场。

凭借着超乎常人的自信和严苛的征婚标准,她在短时间内走红了。

虽然是以一种令人不齿的方式,但她毫不在意,甚至自得其乐。

网络上的走红往往短暂,热度消退迅速,为了维持关注度,她开始到处散播不利言论,贬低蔡依林的外貌,指责杨幂经过整形,还公开议论某位女星的身体特征。

二零一一年,罗玉凤意图提升个人市场价值,她创办了读音相似的网站,该网站名字与王思聪相近。

她认为,只要自己率先把这个名字登记下来,将来娱乐圈的监管部门肯定会出高价购买这个平台。

因此,罗玉凤在社交平台上公然挑衅王思聪,然而她发布的内容过去很多天,王思聪始终没有回应。

这个方法行不通,她就转而琢磨通过在社交平台上发布吸引眼球的求爱内容来博取关注,最终把陈冠希当作了实践的对象。

她在微博上对陈冠希隔空喊话:“我要和你结婚”。

一场围绕陈冠希主导弘扬传统文化,杨幂等人作为辅助参与的口舌交锋开始了。

这场口角之争也引得众多名人驻足围观,仅仅一天之内,相关内容的传播与评论就吸引了逾十万人参与,就连远在日本的本田圭佑也对此发表看法,直言感到相当不适。

尽管网友们非常嫌弃她,但她却感到很庆幸。

凭借一系列令人咋舌的举动,罗玉凤的知名度持续保持高位,她频繁参与各类电视节目,随后获得众多品牌合作机会

有车行邀她做展示模特,也有医美机构请她站台推广,她曾为一种助消化药水担任形象大使,单是广告金就有三十万,这个数目跟当时许多知名度较高的艺人相当。

她还在银幕前塑造过众多角色,也曾在荧屏背后担任过导演,主持过多种综艺节目,还参与过广播节目,舞台上也留下过歌声,平面广告中也能看到她的身影。

她在这条随心所欲的路上,虚荣心得到了很大满足,这仿佛就是她渴求的体面人生。

没过多久,罗玉凤就意识到,尽管她手头有丰厚的财富,可是在公众视野里,她依然是个令人难堪的角色。

一个品牌愿意支付百万级别的报酬请她担任形象大使,这个消息公布之后,立刻引发了公司内部同事的不满情绪。

在员工们看来,让罗玉凤代言就是砸招牌。

内部异议持续扩大,品牌方最终选择终止合作。

这类抵制罗玉凤的事件并非孤例。在中国达人秀节目后台之中,有位男士将两个污物扔在她的头顶上,同时高声叫嚣:“离开演艺圈!”

罗玉凤后来也曾尝试调整自己的外在,模仿过别人的方式,以做公益的名义重返了母校。

学校对她深感羞耻,保安极不情愿地把她撵走,那副模样仿佛在驱逐一件污秽物品。

更为严重的是,母亲以为她受了刺激,精神出现了问题。

亲戚的做法更为夸张,直接把她的联系方式删除了!

罗玉凤有过自我怀疑的时刻,但更多的是不甘和委屈,她觉得不是自己的问题,而是世道的问题,是那些不理解她的人有问题。

罗玉凤为了出名,把不知羞耻表现到了顶点,但演艺圈也还算能容纳她。

但是,她公然违背社会普遍准则,彻底丧失了华夏儿女应有的道德感,这种做法最终害了自己。

汶川地动和温岭铁轨事故之后,罗玉凤在社交平台上肆无忌惮地宣泄贬低同胞生命的观点。

他们离世也算为国家人口调整尽了份力,毕竟华夏子民数量庞大。

她的所作所为引来了网友们铺天盖地的指责,部分媒体立刻对她实施了禁令。

罗玉凤采取了一种极端的方式回应,她公然宣称自己要成为叛徒,要充当卖国者,并且计划前往美国。

罗玉凤认为,国人的水准相当有限,有限到无法领略她如此出众的才华。

她打算前往那些经济繁荣的国家,前往美国展示自己的能力,她渴望成为国家的首位夫人,她还想角逐总统的宝座。

她的低智商反动言论,让一众网友高喊着“罗玉凤滚出中国”。

公众的指责和嘲讽声中,她踏上了飞往美国的航班,出发前还大声表示:“就算在美国离世,也绝不返回国内”。

可美国梦真有那么好做吗?

梦不好做

美国是个消费水平很高的国家,罗玉凤从国内带的钱很快就花光了,没办法,她从酒店搬到了地下空间住。

罗玉凤为了节省开支,把每天吃的饭减少到两次,有时,她一天的口粮就只有一袋方便面。

地下室里阴冷潮湿,又有蚊虫爬行,她时常在晚上被冻醒、咬醒。

睡眠不好加上营养不良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没多久她便生病了。

她身穿一件洗得发白的旧衬衫,搭配着有破口的浅色休闲裤,正走进药店,手持手机向工作人员说明要买的药品。

当店员得知她的钱不够时,她被毫不客气的给赶了出去。

她慢慢察觉到,美国堪称乐土,是权贵们的理想家园,却非贫寒的罗玉凤的应许之地。

没有学历,没有技术,语言又不通,她只好在社会底层找工作。

在就业场合中,那些对她了如指掌的本国同乡,常常冷嘲热讽,恶语相向,然而她却毫无沮丧之意。

她后来到一家韩国人经营的地方,为别人服务,处理足部问题,同时修饰手指甲,原因是那个场所没有人对她的过去感兴趣,也不会有人因此取笑她。

这份工作很累,赚的也很少,但却够让她吃饱饭。

不过等日子变得顺当起来,她又开始打些不正经的主意,想要把在国内获得成功的方法照搬到美国去试试。

她把毕业院校从“清北”等改成了“常春藤某所大学”,接着在旁人嘲笑的目光里,站在好几所名牌大学的校门前征婚。

路人毫不客气地说:“你这样找个老头子说不定还没人要。”

罗玉凤还是我行我素,两个月过去了,她的签证快要到了,她也没有成为网红的迹象。

为了获取美国永久居留权,她加入了敌视中国的组织,在众多公众场合不遗余力地诋毁中国形象。

最终,她成功抵达美国定居,但在2013年接受国内媒体问询时坦言:在那里生活简直糟透了,连狗都不如。

折腾了多年,她依旧在底层摸爬滚打。

她现在可能有钱了,也可能出名了,说的话会完全不一样,可以想象得到,说的肯定是贬低国家的言论。

她的根本属性未曾转变,她依旧是个不满足现状,执着于实现目标的人。

2015年,罗玉凤和凤凰新闻网签约,成为网站主笔。

文章立足于社会底层视角,描绘普通民众所观察到的景象,其呈现方式既无情又贴切实际。

二零一七年,她的一篇文章里这样说道,只要不向命运低头,就没有那些飞不到高处的麻雀。

确实是这样,这篇文章造成了广泛影响,并且使她得到了二十多万的经济回报。

但是这一次她学聪明了,直接把稿费捐给了福利院,再进行炒作。

后来,罗玉凤静下心来,同时被2022年全美公立大学排名靠前的纽约市立大学皇后学院录取,还选了微积分和分子生物学。

有观点指出,罗玉凤宛若一扇明镜,折射出常人不愿承认的内在特质。

人人都笑罗玉凤,但人人都是罗玉凤。

众人讥讽她举止狂放,她反嘲凡夫俗子难明真谛,她尽力修正处境以期获得更优人生,此举本无不可,然其手段实属不当。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