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板启动注册制:银行上市有望提速,券商或迎来狂欢

admin 25 0

优惠价:¥

原价:¥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吴霜,实习生杨蕾 上海报道

科创板推行注册制已经四年了,创业板实施注册制也已有三年,现在终于轮到主板启动这项制度了。

2月1日,中国证监会向公众公示了关于全面推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核心制度规则的征询意见。

收集意见主要围绕改进登记流程、规范登记规范、强化监督制约体系等方面展开。登记制度还将持续健全市场基础规则。具体涵盖:健全发行销售规范,控制非理性估值;调整交易规则,提升融资融券和转融通体系效能;完善公司外部董事制度;建立常态化退出规范,拓宽多种离场路径;推动投资端革新,吸引更多长期资金参与。此外,鼓励全国股转体系健全更符合小微企业经营状况的根本性规范。

A股市场中金融行业的公司数量相对较少。根据Wind的统计资料,整个市场包含5079家公司,而金融领域的机构仅有130家。具体来看,银行类机构有42家,证券公司50家,保险公司5家,另外还有33家从事信托、期货、租赁等业务的金融组织。

然而许多机构在安排资产时,往往将顶尖金融公司的股票当作基础配置,因为这类上市公司的资产评估值不高,价格起伏不大,经营状况持续稳定,比如在基金前二十的持仓里,可以看到招商银行、中国平安、东方财富、宁波银行等金融行业的股票。

上市30年,银行板块市值两级分化

金融行业进入公开交易市场的历史最早可上溯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1991年4月3日,平安银行作为首家金融类企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其股票代码000001.SZ也印证了,彼时该银行名为“深圳发展银行”,同时也是首家实现上市交易的银行。首次公开交易当天,该股票的单价为四十元,整体价值达到二十三点七七亿元;到二月二日为止,平安银行的最新交易价格为十四点七元,总资产为两千八百五十二点六七亿元。

企业公开交易仅是起点,由于经营治理水平、风险控制本领等差异持续扩大,金融业领域展现出显著的两极现象。在主板挂牌的四十多家金融机构里,有将近三十家机构的当前价值不及初始发行价格,与此同时,也有部分机构的市值实现了成倍增长。

平安银行的市值增幅最为显著,高达11904%,这与其上市历程较长不无关联;紧随其后的是招商银行和民生银行,市值增长比例分别为1604%和352%,这两家金融机构分别成立于2002年和2000年;此外,宁波银行、华夏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以及南京银行的市值增长也普遍超过200%。

对金融机构而言,公开募股能够增加核心资本储备,有助于提升风险抵御水平,促进内部成长,优化资产与负债比例,进而扩大放贷规模。

银行公开招股,能够改善金融体系构造,提升基层服务功能,增强市场活跃程度,疏通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对接渠道,纠正金融领域封闭循环、脱离实际等不良现象。

注册制后,银行上市有望提速

金融行业的经营模式跟一般工商业体有显著差异,其筹措的资本不会直接用于购置固定设备或推动科技研发等事务,因此主管单位在审批金融机构的公募上市流程时,会设定额外的规范。比如针对银行,除了要求符合普通公司上市的基本标准外,审查环节还会重点考察该行的经营体量、资本丰裕程度、风险控制关键参数以及信贷业务状况等具体方面。

由于监管机构把关较严,不少规模不大的城市商业银行公开发行的过程布满阻碍。2022年,好几家计划上市金融机构叫停了相关步骤。

去年二月,厦门农商银行自行取消了首次公开募股的申请,该机构解释称,改变上市安排是为了改进股权结构,打算在调整期间认真清理并完善股权,为将来的稳定进步以及再次提交上市材料打下根基。

去年五月,江苏大丰农村商业银行首次申报未被核准,根据其招股说明书及发审会公告披露,未获通过主要牵涉到其稳定获利水平、内部管理机制成效、以及关联业务往来等层面的问题。

二零二二年十二月,河北银行终止了其上市辅导的备案程序,河北银行方面解释称,这一决定是基于监管机构提出的建议,并且结合了当前资本市场的运行状况,尤其是银行业资产评估的现状以及注册制改革的进程等多方面因素。

银行公开募股的年度数量显示其发展有三个显著阶段,分别是2007年、2016年以及2019年,这三个年份分别有7家、8家和8家金融机构完成上市流程。在1991至2021年这三十一个年头里,有长达十七个年头是没有任何银行完成公开上市。现阶段,金融机构的上市步伐明显放缓,2022年全年仅有一家名为兰州银行的机构成功实现上市。

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_主板注册制改革_注册制 投行ipo团队

根据银保监会最新公布的排队上市银行名单,当前有五家银行正在等待上市审批,它们分别是亳州药都农村商业银行、江苏海安农村商业银行、江苏昆山农村商业银行、湖州银行以及河北银行。

招商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指出,注册制推行后,已挂牌银行将受到较小冲击,而未挂牌银行将更有望实现上市。

西部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雒雅梅指出,注册制给银行带来的变化有:其一,中小企业借助注册制实现上市,其在银行的潜在违约风险有望因直接融资渠道的拓宽而降低,银行资产状况将得到进一步优化。接下来,参与股市的人会变得比较冷静,一些有名气的大公司会吸引走部分投资,银行这类大盘股因为分红多、价格不高、发展前景明朗这三个优点,在股票市场上会吸引更多新资金。第三,注册制的上市规则更为弹性,为优质的新兴产业企业开辟了融资路径,打破了核准制的一些约束,有助于提升成长型的新兴产业企业的上市比例,会促使银行贷款更多地投向新兴产业。

50只成分股收涨,注册制直接利好券商

对于券商来说,注册制带来的利好则更加明确。

在主板挂牌的证券公司数目稍高于金融机构,达到五十家。首只上市的华鑫股份始于1992年,其当前资产评估为130点81亿元,于证券公司内已处于靠后位置。

当前证券公司中,中信证券的资产规模最为庞大,在2月2日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其市值达到了3121.37亿元,这家公司成立于2003年;排在第二位的是东方财富,其市值为3086.83亿元。此外,还有多家证券公司的市值超过了1000亿元,包括中信建投、中金公司、广发证券、国泰君安、招商证券、华泰证券以及海通证券。

注册制 投行ipo团队_主板注册制改革_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

从时间角度分析,一九九七年是证券公司公开募股的热潮期,当时有八家证券公司完成上市,包括国金证券、长江证券、国海证券、湘财股份、国元证券、广发证券、锦龙股份和东北证券。现在来看,广发证券仍然处于领先水平,而其余公司的市场价值都比较小。

注册制实施后,具备投行业务优势的证券公司其市场价值将显著增长。2月1日,关于主板注册制的全部制度规范向社会公布并征求反馈意见,立刻提振了证券行业指数。当天,证券板块中的50家成分股悉数上涨,新上市的信达证券更是创下主板企业首日交易44.00%的最大涨幅。

证券板块显著上扬2.96个百分点。红塔证券实现全天停牌,湘财股份涨幅高达6.8倍,中信建投攀升5.59个百分点,国金证券与第一创业均录得超过4%的增幅,东方财富则上涨了3.87个百分点。

背后缘由,首先体现在注册制改革对证券公司投行业务的影响上,募资体量因此扩大,促使创新与创业板块在全市场中的价值占比增加,从2019年底的10.9%增至2022年底的20.5%;其次,注册制拓宽了资产退出的途径,跟投机制帮助券商能迅速获取优质资源并实现价值评估;再者,注册制提升了综合服务的标准,那些业务协作能力突出的头部证券公司因此获得更大优势。其次,在证券公司的中介业务方面,注册制的推行导致市场容量增加与交易频率提升相互促进,显著增强了市场总交易量,市场表现更为活跃,促使更多人参与到投资活动中来。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