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 4个保留场馆正在【大更新】

admin 4 0

优惠价:¥

原价:¥

为了继承世博会的宝贵回忆、发扬世博会的精神内涵,世博文化公园特意对原世博会中的俄罗斯馆、卢森堡馆、意大利馆、法国馆这四个展馆进行了保留和改造,以此创造出一个用于文化教育和展览展示的新场所。

640.webp.jpg

原俄罗斯馆

俄罗斯展馆是保留的四座展馆中建造规模最宏大的,它由十二座白金红三色塔楼构成,这些塔楼寓意着生命之树和世界之基,塔楼顶部装饰着样式各异的镂空金属花纹。

640.webp (1).jpg

改造期间,保留这些风格独特的场馆特征面临挑战。12座塔楼的墙面设计都采用异形不规则且装饰工艺繁复的单块铝板,因此在更新前逐一进行扫描和建立模型,目的是保持原貌。另外,对主楼墙面的活动瓦片也调整了色调和材质,改进后的黑色镜面在日光下会反射出耀眼的光辉。

640.webp (2).jpg

保留场馆原本是短期建筑,所以“增强”也是翻新的重点。俄罗斯馆主楼原先的屋顶由螺栓球网架体系更换为铝合金材质的球形透光顶棚。原来的中心部位有16根钢柱,现在不再承担支撑任务,正开展清除工作,这使得内部区域显得更加开阔明亮、整齐雅致。

640.webp (3).jpg

原卢森堡馆

卢森堡馆的设计师从“卢森堡”中文含义“森林和堡垒”获得启发,构思了一种几乎完全采用整块巨石雕刻的建造方式,展馆的整体构造仿佛一座防御工事,将中世纪的塔楼包裹在内。

640.webp (4).jpg

这种外墙的锈迹状况属于一种特定材质,这种材质的正式名称叫做“耐候钢板”。卢森堡馆是全中国率先使用大块耐候钢板来装饰建筑外表面的设施。

640.webp (5).jpg

施工期间,大量耐候钢板必须逐一拆除并加以保护,随后送往制造企业接受打磨除锈和再次氧化固化工艺,接着运回工地实施第三次表面加工。为了实现与原貌一致的目标,需制作若干具有不同视觉特征的样品进行比较筛选。

640.webp (6).jpg

犀牛的建造需要精确的模型,由于耐候钢板必须现场安装,因此借助激光扫描建模来辅助现场测量复核,以此确保建模的准确性,为后续的精确安装奠定基础,同时安装时使用激光切割技术,以保证龙骨和钢板的安装质量。

640.webp (7).jpg

原意大利馆

这个意大利馆的设计构思源自上海一种古老的游戏玩具,那是一种由许多小木棍组成的拼插玩具,展馆整体结构就是由二十个形状各异的单元部件拼接搭建起来的,这些单元部件能够灵活变换组合方式,分别象征意大利的二十个行政区域,展馆内部构造仿佛一个缩小版的意大利城镇,里面包含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意大利本土城市建筑特色,例如狭窄的巷道、私密的院落、蜿蜒的小路以及中心广场等。

640.webp (8).jpg

去过意大利餐馆的人,肯定会对那能透光的建筑外壳混凝土板留下深刻印象,白天阳光穿过墙体照进里面,到了晚上光线又从里面透出来,营造出与众不同的视觉景象。

640.webp (9).jpg

混凝土板有透光与不透光两种类型,均出自意大利手工制作,生产流程繁复,非常难得。经过反复斟酌,决定保留混凝土板,背面使用玻纤网格布和钢方框进行加固,正面施加防护层以减少水分渗透和冻融现象,双面施作防止混凝土继续出现裂纹和损伤,以此提升其使用寿命。

640.webp (10).jpg

另外,整座意大利馆的玻璃墙全部更新,正门玻璃墙的柱子用了“老钢柱加鱼肚形架梁”的办法来加强。

640.webp (11).jpg

原法国馆

法国展馆用白色丝网覆盖,如同空中悬浮的白色宫阙,充分展现了未来感与水韵之美。

640.webp (12).jpg

施工期间,最初计划对外墙的GRC板实施修补,不过通过现场彻底检查和有控制的拆解试验,了解到原有GRC板损坏程度很深,即便采用保护性拆法也无法维持板材的完好。为了尽可能还原建筑物外墙的原始风貌,最终选择了造型纯铝板作为替代材料,在反复比较样品并试装之后,最终敲定了最佳方案。造型纯铝板不仅能够确保视觉效果,而且质轻且安全可靠,还能有效压缩工程周期。

640.webp (13).jpg

这4个世博保留场馆,预计8月底竣工交付。

文字:张诗欢

部分摄影:朱泉春

部分图片:中建八局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