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福?周大褔?是不是傻傻分不清楚?
吴女士在网上购买金饰,拿到手时发现分量明显不对劲,比正常重量多了很多,再仔细观察店铺名称,发现与正宗的周大福相比,名字里多了一个点。她在电商平台查找仿冒的周大福店铺,结果竟然找到了几十家类似的店铺。
四月份十七号上午,极目新闻记者发现,类似仿冒的网店数量还比较多,并且都在继续营业。接着,记者把情况告诉了平台,平台表示当天会处理这些店铺。到了当天中午,记者重新查找,发现那些店铺已经被隐藏了。
网购的金饰到手竟然“超重”了
最近,一位姓吴的顾客在网上买了三件金饰,收到货时觉得手链分量不轻,称量后才发现,标着1.5克的手链实际重达3克。她感到很奇怪,便联系了店铺的售货人员,对方回应称,金饰是中空的,里面会填充胶水来增加强度,所以会显得比较重。吴女士觉得这个理由不太合理,转过头又仔仔细细地看了看店铺的招牌:周大福!招牌上的字比真正的周大福多了一个点。她在电商平台搜索山寨品牌“周大褔”,居然出现了几十家店铺。
此事披露后,有网友坦言:若非留意到这个网络热点,自己压根儿没察觉到自己的也是伪造的。另有网友戏言:这究竟是个什么符号?我根本就看不出来。
极目新闻记者发现,吴女士网购的店铺分别是周大褔线上促销商城和周大褔万达线上店,三款金饰的实付金额分别是562.03元、579.76元、562.03元,她收到的快递包裹中还包括周大福购物小票。而且,这些店铺的头像都使用了正品周大福的标志。
页面截图
17日上午,极目新闻记者通过电商平台进行检索,发现吴女士之前购物的两家店铺已经不见了踪影。但是,包含“周大褔”字样的店铺依然存在很多,比如“周大褔K金品牌专柜店”“周大褔专柜万达一楼”“周大褔黄金线上甄选”等。
周大福称金饰中间不会注胶加工
记者随机选中一家店铺,发现一款标价198元的四叶草足金999吊坠,系统显示已经卖出77件。经过询问,工作人员说明这款吊坠是专柜售卖的999足金产品,随附国家检测机构的认证文件,提供终身保修服务,并且配有专柜销售的精美礼盒、提手袋和销售凭证。该四叶草足金吊坠重0.5克,另外还会免费赠送一条18k金项链,重量同样是0.5克。
“是周大福专柜正品吗?为什么便宜这么多?”记者询问。
客服说明,现阶段是优惠活动价格,每个用户只能购买两件,活动结束后会重新调整到标准售价588元。产品的主要展示图可以参考,而产品的外包装则采用周大福的包装形式。
主图包装盒上写着“CHOW TAI FOOK”
记者发现商品主图后,留意到包装盒上印有“CHOW TAI FOOK”字样,确实如此。
接下来,媒体将此事告知了网络零售平台的管理者。到了十七日中午,媒体重新查询时,已经看不到假冒“周大福”的店铺了。
17日,极目新闻记者假扮顾客向周大福咨询得知,金饰若中心是空的,绝无可能进行注胶处理,而且商品标明的重量,不可能比实际重两倍还多,消费者若想确认购买商品的店铺是否为官方授权,可前往周大福官方微信公众号核实。
律师:平台应加强内部审核治理
市场上伪造珠宝品牌的商贩屡见不鲜,有的使用与知名品牌相似的店名,例如“香港周大福”“禧六福珠宝”;还有的借助“搭便车”“傍名牌”的手法,挂着品牌商标,却售卖与商标无关的商品。形形色色的市场问题,不仅让购买者蒙受损失,更对珠宝品牌的形象造成了严重破坏。
对消费者而言,如何避免落入“傍名牌”的坑?
湖北好律律师事务所陈亮律师指出,法律上对“攀附名牌”有两种界定,其一涉及商标侵权,其二关乎模仿知名商品的专属名称或外观设计。那个名为“周大褔”的山寨网店,虽然文字略有差异,但其图片与Logo大量借鉴周大福的元素,存在侵犯知识产权的嫌疑,属于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周大福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提起诉讼来维护权益,或者向相关管理机构进行举报。平台需要强化内部监管和规范体系。收到顾客反映后,必须立即着手解决。
陈亮律师指出,要惩治仿冒品牌行为,企业必须看重品牌及知识产权的维护,消费者也需提高辨别能力。购买商品时,应通过正规途径,并选择公道的价位,这是维护消费者利益和公司品牌形象的重要途径。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