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中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谢永红
长郡中学校长 全国特级教师 李素洁
岳麓区教育局局长 喻晓黎
博才寄宿小学校长 特级教师 杨素群
博才寄宿小学书记 国家级骨干教师 龙胜
岳麓二幼园长中学高级教师 向松梅
岳麓一小校长小学高级教师 吴虎强
长沙岳麓实验小学校长小学高级教师 吴静
在岳麓教育迎来蓬勃发展的时期,岳麓区诞生了众多知名品牌学校,以及一批杰出的校长和教师。他们将在接下来的三年里,引领岳麓教育实现质量提升和跨越式发展。
谢永红(湖南师大附中校长)
政校合作,教育前行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与岳麓区携手共建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博才实验中学,这一举措开创了办学体制的新模式,在湖南地区尚属首次。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谢永红表示,五年来,该校的运营成效显著,“其成功秘诀在于有效融合了各方的优势资源。”
“师大附中”的知名品牌由教育理念、管理经验以及学校文化三大要素共同铸就。博才实验中学自创立之初便严格遵循附中的办学模式,稳健前行,相较于其他新建学校,其发展更显有序。谢永红指出,学校的成长同样得益于岳麓区对教育的深切关注。面对学校所面临的挑战,政府始终给予高度重视,及时作出回应,并认真予以解决。同时,政府能够针对学校的发展需求,开展科学研究,实施切实可行的调整。
谢永红表示,当前岳麓区教育事业呈现出积极的发展局面。首先,岳麓区自主建设了众多学校;其次,引进了众多知名品牌学校;再者,吸引了众多学子,人气旺盛。即将发布的岳麓教育新三年行动计划,充分展现了教育改革的理念,强调了学校内涵的提升,目标明确且具体,严格遵循了教育发展的规律。谢永红,一位怀揣教育理想、对教育事业充满热忱与情感的教师,她提出,待条件适宜之际,双方应携手共建一所高中,以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惠及更广泛的家庭和孩子们。
李素洁(长郡中学校长)
布局合理为民生
岳麓区作为湖南省首批教育强区,在短短10年内成功解决了城市扩张与教育资源结构性的不足问题。长郡教育集团旗下的长郡中学、麓山国际实验学校等,通过联合办学和合作办学的模式,在岳麓区设立了多个教育机构。
长郡双语学校于2010年落户岳麓,成为长郡的首个分校。“这相当于把长郡初中所有的资源都转移到了岳麓区。”长郡中学校长李素洁如此解释。“长郡为何选择在岳麓区设立分校呢?这是因为岳麓区拥有独特的人文、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人才辈出,风景秀丽。此外,岳麓区在教育方面投入巨大,并具备创新精神。”
在岳麓区耕耘多年的李素洁表示,该区历任政府均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增加,教育规划亦十分科学。据悉,长郡中学直接管理的长郡滨江中学将于2016年正式开学,届时将让更多学生得以共享长郡教育集团的高品质教育资源。
喻晓黎(岳麓区教育局局长)
岳麓区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
岳麓区教育局局长喻晓黎,在教育工作岗位上辛勤耕耘了35载,对岳麓教育的过往历史了如指掌,对于未来的教育使命,她也有着明确的规划和布局。
2015年,长沙城区增设了15所中小学,其中岳麓区新增了8所。喻晓黎指出,当前岳麓区教育面临两大问题,首先,随着人口的持续增加,入学需求也在不断上升,但区内学校的招生容量却相对有限。为了化解这一冲突,岳麓区教育部门推出了新的三年行动计划,计划在三年内新建中小学36所,增设公立幼儿园及普惠性幼儿园20所,并且确保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改造工程得以顺利实施。
记者观察到,岳麓教育新三年行动计划中多次强调要打造知名校长和优秀教师队伍。“在教育领域,软件设施的重要性远超硬件。”喻晓黎透露,在接下来的三年里,岳麓区将致力于提升师德师风,推行人才引进、名校长、名教师以及平安校园等共计25项措施,以推动高品质教育的进步。通过实施岳麓教育新三年规划,我们旨在使岳麓区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基本达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
杨素群(博才寄宿小学校长)
教育改革看岳麓
杨素群及其团队负责管理的博才寄宿小学(原名为高新博才小学),是长沙地区首批“国有民办”性质的小学之一。该校凭借其灵活的办学机制、充足的资金支持以及创新的办学思想,在课程改革方面走在了前列。在确保国家课程得到有效实施的同时,博才寄宿小学在长沙地区率先推出了校本课程。自一年级起,学生们便开始修习形体、英语以及计算机等课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校开设了数十门特色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选课空间。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选择和校园节日活动,学校全面保障了学生的素质教育与个性成长,打造出了广受赞誉的博才教育品牌。
步入2007年之际,岳麓城区的拓展与进步推动了经济的迅猛增长,随之而来的是公众对教育的强烈渴求,尤其是对高品质教育的追求。长沙市的博才寄宿小学作为率先利用校园品牌推动区域教育公平的先驱,自2006年博才金峰小学创立以来,博才系列学校便开启了集团化办学的征程。2010年,博才阳光和博才卓越相继成立,2014年,博才中海、博才梅溪湖、博才白鹤以及博才洋湖也纷纷开办,而今年,博才花溪小学的筹办工作也已提上日程。
杨素群校长认为,位于岳麓山脚下的博才学校,通过实践,成功将企业连锁管理的经验转化为博才教育集团的核心教育理念——“分享教育”。这标志着办学体制的改革得到了提升。借助品牌影响力,该校迅速推动了岳麓地区新学校的发展与质量提升,实现了学生之间、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深度融合以及教育均衡发展。
龙胜(全国骨干教师)
名师计划,助力岳麓教育
博才寄宿小学的党支部书记,同时也是全国特级教师和英语学科骨干教师的龙胜,在谈及自己在岳麓区的成长历程时,感触颇深。他提到,早在20年前,岳麓区便着手在年轻教师中培育自己的名师团队。不仅首次在长沙提出了“十大岳麓名师”的构想,还依托区教育局教研室这一平台,创立了青教会,为青年教师的交流提供了重要场所。丁丽,这位我们学校的青年数学老师,年仅35岁便荣获了全国特级教师的称号,成为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人选。龙胜如此评价。
即将发布的岳麓教育新三年行动计划中,特别设立了“名教师计划”,旨在培育和推广30多位在省内享有较高声誉、在省外亦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中小学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同时,计划将进一步优化教师培训体系,打造以国家培训计划和省级培训计划为指导、以区级培训为核心、以学校培训和远程培训为主要手段的教师培训架构。在优化教师激励体系的过程中,每年将划拨不少于100万元的专项资金,这笔资金将专门用于发放市区级骨干教师的津贴、名师的额外补贴,以及名师工作室的构建和日常运作。展望未来三年,岳麓区将增设至20个不同学科的名师工作室,并且还将构建星级班主任的评价体系,通过专项经费对星级班主任进行奖励。这些政策极大地提振了我们全体教师的士气,名师们为我们树立了明确的追求目标,而正是这些名师,塑造了岳麓学校充满活力与气魄的教育氛围。龙胜如此说道。
向松梅(岳麓二幼园长)
标准化管理成就岳麓教育品牌
岳麓幼教集团第二幼儿园独辟蹊径,将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引入幼儿教育管理与服务领域,从而成为全省首个成功获得ISO9001认证的教育机构。在引入这套管理体系之后,我们观察到,原本繁杂的幼儿教育服务与管理工作变得井然有序,并确立了明确的标准。人、物、时间资源得到了全面整合与优化,工作失误率显著下降。同时,儿童的自主性发展以及自我教育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家长及社会的满意度也随之大幅增长。湖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校外硕士研究生导师、岳麓二幼儿园园长向松梅如是表示。
踏入这所如花园般的幼儿园,无论何时,都会让人对它每一个角落、每一项流程的精致程度感到震撼:教室中摆放得井然有序的小凳子,尽管使用了十几个年头,却依然完好无损,这是因为从孩子们入园的第一天起,他们就被教导如何轻柔地移动椅子、正确使用椅子,这种训练同样应用于整理玩具等活动中。每一项学习和生活流程,都通过符合幼儿具体思维特点的图片展示在墙上,使得“每一面墙都在说话”,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自主学习、自主生活。同时,老师们也需遵循明确的时间表和操作规范,例如,晚班保育员会在6时30分为孩子们洗澡,洗澡过程包含四个步骤,需满足八项标准。高效的管理机制与卓越的幼儿教育服务,使得岳麓二幼荣膺省市区三级示范幼儿园的称号,同时,它还成为了全省幼儿教师培训的核心基地,吸引了众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幼儿园前来学习交流。
据了解,岳麓区在全省范围内首个设立了岳麓幼儿教育集团,通过集团化模式来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广泛共享。例如,该集团在农村地区设立了九幼分园,并与7家民办幼儿园建立了合作关系。这种品牌幼儿园的引领作用,有效推动了当地幼儿教育观念的革新。现在,在岳麓的幼儿教育领域,那些优质的公立幼儿园覆盖范围最广,品牌影响力最强,而民办幼儿园的参与热情也最为高涨。整个区域内的城乡幼儿园携手并进,共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优异成绩。
吴虎强(岳麓一小校长)
以国际化视野培养现代化学生
踏入岳麓一小校园,众人目光很快会被镶嵌在墙面上的那行字所吸引:“致力于确保孩子终身幸福,全力以赴追求世界和平与美好。”
岳麓一小校长吴虎强认为,教育的核心在于引导孩子们持续拓宽对自然生态及内心世界的认知,培育出肩负责任的未来社会成员。身为教育哲学博士考生的他,正以80后校长特有的新视角和新格局,全力塑造这所正逐步崛起的新兴名校。
岳麓一小始建于2010年,位于岳麓区人口密集的核心区域,这所学校是随着岳麓区的不断发展而诞生的新兴教育机构。学校的创建者将整个校园设计成一个巨大的地球仪,校园内的每一座建筑都象征着独特的经纬线,每座建筑都拥有各自鲜明的主题风格,例如七大洲和四大洋。当时那片土地上坐落着一所农村学校,其设施和资源已无法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区政府决定将其拆除,并重新建设一所新校。自学校创办之初,我们就被明确要求,要以满足当前家长和时代的需求为出发点来办学。吴虎强补充道,为了满足上班族家长对午托服务的需求,我们学校在全市公办学校中率先推出了“非全日制寄宿学校”这一创新模式。在办学特色上,我们着重培养学生在外语方面的优势、数学思维上的智慧、国学素养上的修养以及艺体技能上的强健。
岳麓区已蜕变为中部教育的璀璨明珠,跃升为全球关注的智力密集区域。在此背景下,我们的教育事业理应拓宽国际化的视角,为其输送所需的人才。吴虎强深表认同钱钟书先生的观点:外语不仅是沟通的桥梁,更是融合的工具。掌握此工具,孩子们便能在中西方文化的花园中自由穿梭。因此,岳麓一小在小学三年级普遍开展外语教学之际,便从一年级起便引入外语学习。学校不仅采纳了英国原版教材,还全面推广了小班教学和外教授课,旨在确保学生们能够有效学习外语。“培育中华精神、怀抱世界胸怀、拓展国际视野”是我们的教育核心价值观。“这样的教育理念”受到了80后、90后家长的热烈追捧。
吴静(长沙岳麓实验小学校长)
两型校园,生态引领
2012年,长沙岳麓实验小学作为梅溪湖片区生态宜居的第一座实体建筑,同时也是省内首个获得国家绿色建筑二星级和美国LEED-SCHOOL银级双认证的绿色学校,自亮相以来便以其独特的“两型”特点赢得了众多家长的喜爱。吴静校长表示:“有不少家长在上午参观学校后,下午便带着购房证明前来申请入学。”
学校宛如一部庞大的生态建筑立体教科书。据悉,该学校由湘江新区(筹)、岳麓区以及开发商联合投资建设,其建筑部分投资高达1亿元,其中用于绿色技术的投入便达到了500万元。学校采用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进行供暖,同时实施屋顶、墙体和地面的立体绿化,并配备了全面的雨水收集系统。在炎炎夏日,无需开启空调,自动调节的遮阳门窗既能透光又阻隔热量,实现了节能环保。此外,学校对风速也进行了精确计算,确保1.5米以下的空气流通速度达到8米/秒,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学校配备了恒温游泳池、两种生态中心、农耕园地、低碳馆、湿地公园等多项设施,校园绿化覆盖面积高达35%,享有“三湘最绿校园”的美誉。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推出了独具特色的生态课程,借助科技的力量,确保孩子们能够在校园内最大限度地探寻自然的秘密,例如教室内的菜园、水循环课程等。在现代化科技的辅助下,学生们甚至可以亲眼目睹植物根系的生长过程。
吴静校长,一位80后的教育者,这样阐述道:“生态的核心价值在于寻求和谐。这不仅是建筑设计的理念,同样适用于我们的生活方式,教育领域更是应当致力于实现人的生态和谐。”她进一步指出,素质教育并非单纯削弱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技能,而是应当与知识教育相辅相成;我们应当追求学生的人文素养、实践能力、道德修养等多方面的平衡,同时也要关注他们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的和谐,以及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平衡。
本版撰文 长沙晚报首席记者 谭琳静 实习生 江文华
本组照片均由长沙晚报记者 邹麟 摄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