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5月14日电 记者王晶、瓦利德报道 中国动作电影向来吸引海外影迷目光,李小龙、成龙等人的个人风采和国际声誉,让中国功夫声名远播,广受欢迎。全球不少年轻人都向往中国,希望有机会学习功夫,突尼斯的动作明星巴萨姆·哈耶提就是其中一位。巴萨姆向人民网记者透露了自身与中国武术及中国影坛的深厚渊源。
巴萨姆从16岁起就在突尼斯钻研武术,持续了四个年头。2007年,他前往武术发祥地中国,在河北的武馆深造,之后在中国安家落户。他后来成为了一名武术教师,教授一些阿拉伯学员和中国学员练功,带领队伍在众多中国武术赛事中斩获佳绩。
巴萨姆最初因电影接触了武术,后来武术又为他打开了电影世界的大门。一次偶然,他获得了替身的工作,负责替演员完成影片中的高难度打斗场面。凭借高超的武艺和出色的演技,他很快吸引了众多导演的目光。接着,他陆续在影片中扮演辅助角色,并有幸与成龙、阿诺德·施瓦辛格、布鲁斯·威利斯这些世界知名的武术明星共同出演。巴萨姆近期出现在若干影片中担当重要角色,并且开始尝试从事导演工作。
巴萨姆表示,同中国艺人共事让他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历,在得到鼓舞的同时,也让他有机会发掘了自己的表演才能。他还谈到,从中国艺人那里学到的严谨、热忱和坚韧,也促使他在镜头前全力以赴。
与成龙合作——梦想变成现实
巴萨姆和许多同龄人一样,自幼便热衷于观看成龙的影片。他从未预料到,日后居然有机会与自己崇拜的偶像同台演出。初次见到成龙时,他内心感到十分震撼。
巴萨姆和成龙一起拍过很多电影,包括《天将雄师》和《功夫瑜伽》。巴萨姆表示,成龙工作特别努力,要求也很高,但是待人非常随和,很亲切。他还特别在意事物的每一个小环节。拍完戏之后,他会自己动手把现场扔掉的空塑料瓶子捡起来,然后大家一起把它们放到垃圾桶。他就是这样身体力行地去做环保这件事。
榜样的作用对巴萨姆产生了很大激励,他因此更加确信,将来有机会成为世界级球星,只要持续不断地努力,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中国功夫电影的兴衰
中国功夫电影在上世纪末曾取得极高成就。巴萨姆指出,多样的拍摄技巧、精彩的打斗场面、深厚的文化底蕴,是让中国功夫电影广受欢迎的重要原因。李小龙、成龙等功夫艺人贡献巨大。他说,李小龙是功夫和动作片的标志性人物,他身手矫健、目光锐利、形象突出,令无数武术爱好者争相效仿。成龙塑造了不同于李小龙的独特形象,他饰演的角色兼具风趣个性与精湛武技,同时追求动作的真实性,影片里诸多惊险场面都由他本人亲自上阵完成。
巴萨姆觉得,中国功夫的文化内涵深厚,这也是中国动作片能取得好成绩的一个原因。中国功夫不只是拳脚功夫,还包含着东方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敬重,能让观众和习武者内心得到滋养,精神变得强大。而其他国家的动作片在这一点上却有所欠缺。相比之下,好莱坞电影多数依赖武器和模式化的搏斗场面,而中国功夫电影则展现出多样且生动的格斗设计,给人全新体验。中国动作电影能带给世界各地的观众独特感受,让他们领略到不同的文化特色,正是这个特质使全球影迷对中国电影产生浓厚兴趣。
与二十世纪末的鼎盛相比,中国武侠片现在似乎处于发展停滞阶段,观众缘和市场号召力均有所减弱。针对这一现象,巴萨姆提出了个人看法。在他看来,与经典影片里招招致命的实战打斗不同,当代许多武打场面更偏向于表演性质。过去,武侠片的主演大多具备武术功底,专业素养极高,而今,部分影片在遴选主演时,是否擅长格斗往往并非首要考量标准。巴萨姆觉得,中国功夫电影前景可期,这得益于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特别是同好莱坞的联手,有望推动该类型影片迈上新台阶。
期待——推动中阿电影合作
巴萨姆对中国功夫怀有真挚的情感,他在中国电影界的丰富经验和丰硕成果,促使他对深化突尼斯与中国电影往来抱有热切愿望。他希望通过影视作品来展现自己的家乡——突尼斯,认为电影是不同国家文化交流的关键媒介,能够成为中国人了解突尼斯的重要途径。
巴萨姆还期望阿拉伯国家与中国在影视制作方面加强互动。他觉得,借助联合摄制影片的途径,阿拉伯国家能够向中国借鉴改进武打片拍摄的技术。并且,中阿两方的影视合作亦有助于促进彼此在更多层面的协作。他特别强调了年初上映的影片《红海行动》,这部电影在摩洛哥取景完成,显然,它能够促进中摩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他对中阿合作拍电影抱有很高的期待。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